国共大使曹聚仁
近代的浦江名士,当数曹聚仁。
国民党退居台湾后,美国企图搞“两个中国”阴谋,但蒋介石反对分裂中国。这一点,和毛泽东“只要一息尚存,绝不接受两个中国”的主张不谋而合。
毛、蒋两人自新中国成立后就没再见过,但这并不代表二人之间再没有任何接触。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他们的接触需要以一个特殊的形式进行。这个特殊的形式,就是找一个中间人。
这个中间人,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,有不偏不倚、不卑不亢、刚正不阿的人格;其次要对当时时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很好的认识、把握以及很高的敏感度;再次是要和国共两党高层有密切联系、在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政治活动中很活跃的活动家。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。
众里寻他千百度,最终把这个中间人找到了,他就是曹聚仁。
曹聚仁,是一个响亮的名字,响彻中国现代史。现代著名作家、学者、记者、杰出的爱国人士,都是他闪亮的头衔。
1900年,曹聚仁出生在浦江蒋畈村(今属兰溪市梅江镇),他的父亲曹梦歧接受了维新思想,在乡村传播新文化,兴办教育和实业。在父亲的影响下,曹聚仁从小就心系国运。十五岁时,他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,参加五四运动,并担任学生自治会主席,主编《浙江新潮》杂志,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。二十二岁时撰文批评章太炎扼杀白话文的论调,又编《国故学大纲(上)》批判胡适派的学术主张,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注意。
师范毕业后,他曾历任爱国女中、上海艺术专科学校、上海艺术大学、暨南、复旦、光华、大夏、中国公学等校教师。三十二岁时,他创办《涛声》周刊,刊头以“乌鸦”为记,讽刺国民党当局,不久被查禁。两年后,与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“大众语”运动,反对当时文坛读经复古之风。1935年,主编《芒种》反对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,鲁迅主动投稿予以支持。这一年,他和沈钧儒、邹韬奋等人一起成为抗日救国会的十一名委员,并为《申报•自由谈》、《立报》等刊物撰写评论和杂文。
卢沟桥事变,日本发起侵华战争,曹聚仁马上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出入上海闸北战场,为《申论》、《立报》、《社会日报》和中央通讯社提供战地新闻。上海沦陷后,曹聚仁又以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员的身份奔赴大江南北,报道抗战战况。他因首次报道台儿庄大捷、首次向海外报道“皖南事变”真相而在报界出名。
抗战胜利后,曹聚仁回到上海,主笔《前线日报》,兼任香港《星岛日报》驻京沪特约记者。两年后又走上讲台,担任上海法学院、复旦、大夏等校教师。
解放后,国共两党找到他作为两方沟通的中间人。从此曹聚仁频繁往返于北京和台湾之间,为国共两党的沟通奔忙。每次去北京,毛主席、周恩来都与他秘密交谈,表达中共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;而曹到台湾后也能直接面见蒋氏父子,传达中共方面的意见。
经过多次沟通,国共双方在坚持一个中国、维护祖国统一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上达到了更明确的共识。但是由于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,台湾到底还是没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。但是,曹聚仁的护国之功、爱国之炽永远不能抹灭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