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科级”究竟是个多大的官?
体制内的“科级”属于国家承认的最低管理层级,享受相应的政治、工作和经济待遇。由于管理体制的层级差异,在部委、省直、市直、县直、乡镇等五个层级,其科级待遇均略有差异。
第一,在部委、省直层面。
部委和省直的平台很高,最小的管理单位是处室。所以,副处级是领导干部的起点。
在这里,科级属于职级序列,比如一、二、三、四级主任科员,仍然是“大头兵”。大家在科级的职级序列里,基本上属于平行而进。一旦进入处级,需要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。
部委、省直的科级人员,在政治待遇上,由于不属于领导,平时不用参加有关的会议,如果未经授权一般不会出席有关的官方活动;在工作待遇上负责某一领域的具体工作,如起草文件等;在经济待遇上享受对应的科级职级待遇,包括各类津补贴、目标考核奖等。
目前,在部分省份的省财政厅、公安厅、农业农村厅等省直机关,为了管理精细化的考虑,也设置了部分科室,比如农村处综合科等。所以,也有了部分科级领导干部。
第二,在市直层面。
此处我们讨论普通地级市(正厅级)的市直机关范畴。在市直机关,最小的管理单位是科室。所以,科级就是科室的负责人,已经算正式的领导干部。
在这里,科级干部由于处于承上启下的层级,所以平时比较繁忙。
在政治待遇上,属于单位中层干部,平时要出席有关的单位党委(组)会、月度例会,阅读、批转处理有关的文件,具有一定的签字权限;在工作待遇上,要带领科室人员完成单位交办的各项任务,平时注重抓组织、协调,不抓具体事务;在经济待遇上,享受科级领导职务待遇,以及车补等,目标考核奖的系数也要比相应的职级主任科员高。
也就是说,在市直机关,科级就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导了。
第三,在县直层面。
县直机关指的是县教育局、财政局等类似部门。这里的科级就是各单位的领导人员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“局长”、“副局长”等。在县直,科级干部数量比较多,其拥有的各种隐性资源也比较多,是典型的实权人物。
在政治待遇上,县直的科级至少是单位副职起步,可以代表单位出席有关的活动、发表有关言论;在工作待遇上,主要听取各部门(股级)工作汇报,督促开展各项工作任务,如果到各乡镇调研,也能得到乡镇副职领导的陪同,需要定期到党校参加各类培训以增强领导能力;在经济待遇上,享受本地科级待遇。
第四,在乡镇层面。
乡镇的科级主要包括乡镇正职(正科)、副职(副科),以及明确为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党政办主任、财务所所长等。由于乡镇的天花板就是正科,所以这里的科级就是“诸侯”,特别是乡镇正职(正科)、副职(副科),在本区域内拥有十足的话语权,肩负十分重要的责任。
在政治待遇上,乡镇的科级干部处于本区域的“顶端”,属于领导层面,居于中枢地位;在工作待遇上,主要通过决策、部署等形式行使相应职权,代表本乡镇出席有关活动;在经济待遇上,享受县级科级领导干部的有关职务待遇,以及所在乡镇特有的津补贴或补助等特殊政策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