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阅读时长5分钟
从2010年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》出台,就意味着打赢官司就能拿到钱的时代,彻底一去不复返了。
事实证明,自2010年起,执行是越来越难,“老赖”也越来越多。这里面确实有想还但是真的没能力还的,也有被放贷人坑害的,更有相当一部分是压根儿就没想还钱的。
但是,无论如何,社会环境的变化在提醒我们:
出借人再想通过一纸借条就把钱要回来,已经非常困难了。
出借人再抱着等到借款人不还钱就和他打官司要钱的想法,已经不足以应对不还款的风险了。我们应该尝试着分出来一部分精力,在发生纠纷之前,就把一些事情做了。
我们作为出借人,在把钱借给别人的时候,最想知道的事情就是,他到底愿不愿意还钱,能不能还钱。
可毕竟,人心隔肚皮,对于出借人来说,我们没有办法看透借款人的内心,当然也不能轻易就相信借款人说的话。我们需要根据一些客观情况去判断。
在我看来,涉及到钱的事情没有小事。有多少人不考虑自己和家人的温饱?不考虑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?
钱,正是支撑这一切的基础。我们每损失一元钱,往往需要挣两元钱或者更多的钱进行补救,而挣钱有多难,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数。
所以,当有人找我们借款的时候,我们应该慎之又慎,做好风险防范。
我们可以把借款的风险防范分为三个阶段:借前尽调、借中筹划、借后追踪。
一、借前尽调
借前尽调是要对他的信用以及资产和负债信息做一个摸查,围绕有没有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进行。
我们不是公检法、我们也不是金融机构,我们作为普通人没有过硬技术和广泛的渠道,但是,我们依旧应当尽力去做。除非我们一开始就不打算借钱给他。不想借就不要玩耍别人的感情,浪费双方的时间。
尽调时,我们可以先在两个网站上把他的信息搜索一下。一个叫中国裁判文书网,搜索的是他的涉诉信息;另一个叫执行信息公开网,搜索的是他的涉执信息。
如果他有涉诉或者涉执信息,那他找你借钱就有可能是在拆东墙补西墙,而你只是其中的一块墙砖。你要是想借钱给他,就要再掂量掂量了。
如果这两个网站没什么问题,你还需要了解一下他有没有开公司或者和别人一起经营公司。在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、天眼查、企查查等网站核查一下公司的注册信息,然后再查一下这些公司有没有涉诉、涉执的信息。说不定你会惊奇地发现,虽然他个人没有涉诉涉执信息,但是他的公司却有一大堆。你仍然有变成墙砖的可能。
除了这些,看看他的个人征信报告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征信报告上,会把他的贷款情况、逾期情况显示得淋漓尽致。一个连银行信用卡都还不上的人,我是不敢借钱给他的,至少不敢借太多。
此外,如果你有时间,条件又允许,你可以去他的工作单位和家里转转。工作和家庭稳定,至少说明这个人的生活还不是一地鸡毛,还有固定的收入,不至于瞬间崩塌。
摸查一个人的信息还有很多方法,比如去房管局查、去车管所查、去民政局查。只不过,这些途径我们可能用不了。但是,我们自身能力所及的还是应当用好。
还有一种最省事的方法,向你和他共同的朋友打听一下他的近况,了解一下他都向谁借过钱。有些信息,聊着聊着就出来了,惊喜可能还不小。
其实,借前尽调并没有他太多法律专业知识在其中,更多的是经验和阅历,并不难。
二、借中筹划
当我们决定要借钱给他了,也不是说打个借条、转个账就完事了。借条只是我们思维逻辑和商谈结果的呈现而已。
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在脑海中把一些细节考虑清楚。比如:
1.借多少:根据我们的经济能力以及承受损失的能力决定。我如果能借1千,一般只会借出去七八百,或者更少。
2.借多久:根据我们自身和家庭的自身规划来定。眼看1个月后要买车,你非要借出去半年,这就有点不合适了。一般而言,期限越长,变数就越多。古语有云:夜长梦多。诚不我欺也。
3.要不要利息:根据出借的资金多少以及借期的长短而定。一般来说,资金数额越大,期限越长,越建议收利息。这是为了填平风险和补充间接损失。因为他用了你的钱,你就不能再用这笔钱了。
4.怎么还:还款方式有很多种。但是我非常不建议采用一次性到期清偿,而是采用分期的方式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其一,可以提前收回一部分资金,减少资金损失的数额,因为绝大多数借款人在最初的几期都可以做到按时还款,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才慢慢拖欠的;其二,如果他有一期不还,你就能接收到异常信号,就会促使你采取一些举措,降低和避免风险的发生。
还是那句话,避免夜长梦多。尽量把整个还款周期缩短,同时再分成若干个小周期,这样更有利于把控风险。
5.要不要担保:资金越多、期限越长越应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。实物抵押有限,人保劣后。
到最后,我们会发现,把这些细节想明白了,借条的内容自然也就出来了。
三、借后追踪
这说的是在钱出借之后,我们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再对借款人的情况做做调查,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举措。
因为人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如果他变得更好,当然是我们希望看到的;如果他变差了呢?说不定借款后没多久,他就被别人起诉,甚至执行了,而你还不知道。等到你找他要钱的时候,他就是想还你也没能力还了。
所以,我们在把钱借出去之后,仍然要关注他的动态,可以参考借前尽调中的方法。
看起来好复杂、好繁琐,不就是借个钱吗?有必要搞这么多事情吗?
有必要,因为我们的钱不是大风刮过来的,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可以流失。我们不是银行,没有银行的实力,没有银行的抗风险能力,所以,我们应该比银行更加重视风险防范。
那对方会不会认为我们不够朋友?借个钱,哪来这么多麻烦事儿!
如果他是一个守信的人,他不会介意把自己的话写下来;
如果他说的是真的,他不会介意让别人去了解查证。
如果他不写,那很有可能就是做不到;如果他不敢正视我们的疑问,那很有可能他隐瞒了一些信息。
如果他说我们对朋友薄情寡义,那他又把我们和我们身后的家人置于何地?
他是否想过,他借钱不还,最后导致的是我们和我们的家人一起填坑,一起为他的不诚信买单!
有事求你的时候都不会为你考虑的人,你还能指望他还钱吗?
这无关法律,而关乎人品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